———作者:候江龙

一、时间 (下面用反证法证明时间客观存在)

时间是为了研究运动而引入的一个物理量。运动是物体各个状态的有序集合,简言之,时间是联系物体各个状态(即现状)的一种工具。
假设时间不真实存在,则时间是伴随记忆出现的。记忆使我们具有分析与现状相关联的原画面与将要发生的新画面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些画面存在顺序,所以我们在思考这个顺序(或方向)是怎么产生并且又表示什么意义的时候利用了时间这一概念——这使我们能够量化世界从而理解万事万物。(画面指一个准静止状态)
我们所处的现状可以抽象为一幅持续更新的画面,而且我们一次只能存在于一个画面中,并且我们具有储存原画面的能力,总会自觉的将原画面与现状进行联系和对比。每个画面单独被考虑时是不存在时间的,把无数个画面整合在一起,我们却感受到了时间,这便出现了“无数个0加起来大于0”的现象。所以,时间应是不真实存在的。总结一下:单一的画面在记忆的作用下感知了运动,此时人类思考这个运动,大脑便产生时间的感觉为使人类更好的理解和生存。

但是,当用后文中的泛能量相互转化来思考时,准静止状态是不存在的(即绝对零度不存在)。因此,假设不成立,时间客观存在,且不以人的意识左右;它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实为泛能量的相互转化所产生;它不属于泛能量,只是泛能量的一种特征。

二、空间

空间伴随泛能量出现,由泛能量塑造而成,实为泛能量场,也只是泛能量的一种特征。

三、运动

就各种物体的运动而言,它的微观表现为各种微观粒子持续不断的运动,这种现象是促成微观粒子所处的宏观物体产生变化的原因。(微观和宏观具有相对性)
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可以探索;宏观物体的运动(变化也属于运动)具有:
(1)随机性:若能同时观察物体所含的所有微观粒子的运动,且在它们之间相互比较后我们会发现整体呈杂乱状态(但各自的运动存在规律),但任一个粒子的运动都能影响其他粒子的运动,甚至产生连锁反应,从而导致宏观物体的变换具有随机性。
(2)不完全可预性:宏观物体的变化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并且具有趋向性。
(3)趋向性:宏观物体的变化虽然是随机的,但变化的方向是确定的(大方向为质量向能量转化),而且这些随机的变化趋向于这个方向,但在到达终点之前的变化不一定与这个大方向下的其他方向完全符合,只与大方向完全符合。

四、时间穿梭与空间穿梭

对于时间穿梭,若要进入未来,则需要目标对象变化的幅度小于外界环境变化的幅度,这样以外界环境为参考,目标对象进入未来;若要回到过去,这无法实现,但要是目标对象变化的幅度大于外界环境变化的幅度,以后者为参考,前者回到过去,但对初始的自身而言是在未来。(上文的未来与过去是相对的)
对于空间穿梭,它时刻发生着。

五、同步

系统内各组分所处的纯粹能量场相互适应时(大小不一定相等,因为纯粹能量场的大小与其对应的物体的质量有关),系统内各组分的质量能量化速率达到一致,此时系统同步。
对不同的同步而言,它们的本质差别是纯粹能量场的级别不同,即质量能量化速率不同。
对新的同步系统而言,若单独以速度为影响纯能量场的因素,当新同步系统的纯能量场达到最大时,对应的速度为该参考系下的新同步系统的最大速度(最大速度是否存在需要探究);且新同步系统速度越大(即该同步下的宏观形体速度越大),宏观形体中的微观粒子的变化幅度越慢,即质量能量化速率越慢,此为时间穿梭理论依据。
若能用其他方法产生相同的纯粹能量场,效果应是相同的,但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被施加纯粹能量场的物体会受到的影响。
不同的同步系统内,物理规律相互协调达到统一;在同步系统之间,存在时间上的差异,可利用时间之间的关系联系不同同步系统内的运动。

六、质量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力是纯粹能量场间的相互作用效果。相互作用效果是指纯粹能量场存在叠加效应,叠加区域纯粹能量形式发生变化,某种形式的纯粹能量损失(损失的转化为其他形式的泛能量),需维持。
光,甚至推广到电磁波,它们的传播是纯粹能量场的传播,当然,该纯粹能量场是施加在物质上的。
质量(实体能量)与能量(纯粹能量,简称纯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两者不单独存在。两者总称为泛能量。
上文提到的质量能量化,对某一个宏观物体而言,这个过程非常非常非常漫长。考虑到速度影响时间的问题,合理的解释是:物体所处的纯粹能量场会阻碍物体的质量能量化速率,且纯粹能量场级别越高,阻碍效果越强。
宇宙是泛能量不同形态和不同形式的集合。互相转化是它们的特性,变化是互相转化后的表现。若能证实能量与质量的相互转化是事实,则这个宇宙将一直循环往复,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之中,且质量与能量的总量分别相等。

七、宇宙观(推论)

宇宙没有边界,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宇宙是泛能量的集合,对于实体能量和纯粹能量,两者的存在既有无限大的也有无限小的。泛能量的存在和会互相转化是事实且一直存在,探讨它为什么产生和会相互转化是无意义的。


留言

2016-06-25